不屈意志铸就辉煌,中国轮椅篮球队的逆境重生之路

在2025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轮椅篮球决赛的赛场上,中国队的队长李梦紧紧握住手中的金牌,眼眶泛红,这一刻,她与队友们等待了整整五年,从伤病、疫情到训练资源的匮乏,这支队伍用汗水与信念书写了一段关于“克服困难”的传奇。

低谷中的淬炼
2022年,中国轮椅篮球队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多名主力球员因伤病陆续退出,队伍青黄不接;全球疫情的反复导致国际赛事停摆,队员们的实战经验严重不足,更艰难的是,国内残疾人体育训练资源有限,球队一度连专业的无障碍训练场地都难以保障。

“我们曾在临时改造的仓库里训练,轮椅的轮胎磨损到几乎无法转动,”主教练王海峰回忆道,“但没有人抱怨,队员们常说,轮椅可以旧,但梦想必须崭新。”

科学训练与技术创新
转机出现在2023年,随着国家体育总局“残疾人体育振兴计划”的推进,球队引入了人工智能辅助训练系统,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球员的发力数据、轮椅移动轨迹,系统能为每位队员定制强化方案,团队与高校合作研发了轻量化碳纤维轮椅,重量减轻30%,灵活性大幅提升。

“科技不仅是工具,更是信心来源,”队员张强表示,“过去投篮时总因手臂力量不足而失准,现在通过数据分析调整发力角度,命中率提高了20%。”

心理战:从自我怀疑到凝聚一心
技术突破之外,更大的挑战来自心理层面,2024年预选赛的失利让球队陷入低谷,部分队员甚至萌生退意,为此,团队邀请了运动心理专家开展“逆境唤醒”课程,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高压比赛场景,帮助球员建立抗压能力。

“我们学会了把困难视为阶梯,而非围墙,”李梦说,“每次训练后,队员会围坐分享挫折经历,这些对话让我们意识到,彼此不是孤军奋战。”

赛场上的一刻定乾坤
本届亚残运会决赛中,中国队对阵卫冕冠军日本队,前三节双方比分紧咬,末节开局时,中国队因两次失误落后8分,关键时刻,替补小将陈浩在教练授意下登场,以一次抢断和两记三分球扭转战局。

不屈意志铸就辉煌,中国轮椅篮球队的逆境重生之路

“我上场时只想着一件事:那么多深夜加练的投篮,必须在这一刻兑现,”陈浩赛后哽咽道,中国队以72:70险胜,全场观众起立鼓掌,许多志愿者也泪洒现场。

超越赛场的回响
这支队伍的胜利不仅是一枚金牌的归属,更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,他们的故事通过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,#困难是梦想的刻度#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,北京某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观看比赛后写道:“看到姐姐们轮椅上的身影,我知道自己也能冲向未来。”

不屈意志铸就辉煌,中国轮椅篮球队的逆境重生之路

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·帕森斯评价道:“中国轮椅篮球队展现了体育最纯粹的力量——它从不在于是否站立,而在于灵魂始终昂扬。”

队员们已投入巴黎残奥会的备战,训练馆的墙上新贴了一行标语:“轮椅禁锢的只是身体,唯有梦想能定义边界。”这句话,或许正是对“克服困难”最动人的诠释。

(完)